品牌快递
 在闽台湾品牌首次入围“福建老字...
 8个品牌列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
 第八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名单出炉...
 福建省文旅厅获颁“2024中国...
 《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
 福建首次授权使用“福农优品”品...
 2家闽企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
 福建省1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
 全国第二位!截至2022年底福...
  2022福建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3家闽企入围2022年中国电子...
 19家闽企入围“2022中国企...
 11家闽企入围全国轻工业二百强
 福州晋安:“鹅鼻萝卜”获地理标...
政策法规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
 《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福...
 福建省医保支付资格管理进入“驾...
 福建省出台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
 《福建省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
品牌动态
 福建省直各部门部署开展深入贯彻...
 周祖翼主持召开福建省委人才工作...
 福建:以优良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
 福建省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
 人民日报专访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
 2025年福建省对台工作会议在...
 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
品牌监测
 福建多方协力共筑满意消费 擦亮...
 福建省消委会:遏制网络购物乱象...
 莫让虚假测评误导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 警惕“特...
 对“山寨”食品说不
 “一品一码”守护群众“舌尖上的...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一批导向违...
品牌闽商 首页 > 品牌闽商
黄廷芳:新加坡的“地皮大王”

人物名片

黄廷芳

    1929年出生,莆田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人,新加坡首富,新加坡远东集团及香港信和集团大股东。2010年02月02日逝世,享年81岁。
    1994年世界华人50超级富豪榜第27名,30亿美元;
    福布斯2005年东南亚40富豪排行榜 第4名,32亿美元;
    2006全球华人富豪排行榜本该第6名,432亿;
    2007全球华商富豪500强排名第5名,730亿;
    2008全球华商富豪500强排名第9名,480.20亿;
    2009全球华商富豪500强排名第5名,375.9亿;
    2008全球房地产富豪第10名,全球富豪第132名。

    竖立在安德逊新加坡河口的鱼尾狮雕像,系已故雕塑家李浪新的力作。它上面是狮头狮身,底下是鱼尾,堪称是一个完美的狮鱼混合体。
    观察家认为,新加坡整个国度都是按照这尊雕塑的模样创造出来的:既是善游的鱼,又是勇猛的狮子。
    其实,这个新加坡的标志和象征,何尝不是新加坡成功商家的写照?又何尝不是新加坡远东机构黄廷芳、黄志祥父子的写照?
    当人们漫步在狮城街头,有人会打趣说:新加坡太小了,无论你在哪一个方位看,你都可以看到三座“大山”,它们分别是大华银行、发展银行、华联银行的摩天大楼。于是,让人们记住了李成伟家族、黄祖耀家族和连瀛洲家族的富可敌国。
    有人说,新加坡除了金融大亨实力可观外,房地产业的老行尊更是富豪奥林匹斯神庙中的大力神。像远东机构的黄廷芳和丰隆集团的郭芳枫,便是蜚声狮城甚至东南亚和华人商界的两大“地皮天王”。

崛起新加坡

    确实,近年在世界华人富豪榜中,远东机构的黄廷芳节节攀升,长袖善舞,屡出大手笔,奠定了他在华人富豪中的地位。在1994年香港《资本家》杂志推出的“香港、台湾、东南亚华人富豪榜”中,黄廷芳以23亿美元的身家处在第34位,排在新加坡富豪的榜首。当然,这种排列只是一种参照系,并非绝对精确。不过称黄廷芳为超级富豪,应该说无可非议。

    黄廷芳,据新加坡《联合晚报》称,1993年他65岁。他祖籍为福建莆田涵江。9岁那年,因迫于生计随大人背离故土,凄凄惶惶地从鼓浪屿乘船南下,来到南洋这块热土。年轻时,他曾经一度经营酱油业。靠着勤与俭,他的事业日渐发展。
    50年代初期,目光远大的黄廷芳把眼睛瞄向地产业,大举进军房地产。由于他拥有乌节路的许多地皮,而被人称为“乌节地王”。以后,他利用拥有的地皮修建酒店,以适应新加坡大力发展旅游业的需要。现在,黄廷芳旗下的新加坡酒店就有乌节广场酒店、黄金广场酒店、樟宜美丽殿酒店和伊丽莎白酒店数家,客房总数逾千间。其中乌节广场酒店的大部分股权,归黄廷芳在新加坡挂牌公司乌节广场控股有限公司所有。
    成功的企业家,都有超凡的胆魄,远大的目光,当然还得有幸运女神的眷顾。黄廷芳无疑也具备这些条件,才能从一个南来的移民而跃居狮城的“天皇巨星”。

进军香港

    华人经商法的真谛是什么?也许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说法。其中的一种说法是“快半拍商法”,看来黄廷芳是深得此中三昧的。70年代,东南亚诸国经济发展令人瞩目,华侨华人资本也呈迅速发展之势。一批著名华商风云际会,跃登“龙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多元的过程,并逐渐越过区域的樊篱,向集团化、多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初步形成了“以香港为核心,东南亚为基地,向全球发展”的大趋势。

    就在这个时候,黄廷芳家族也挺进东方之珠——香港,在地产业和酒店业同当时的英资集团和当地的华资集团角逐。
    早在1982年,香港《地平线》有一篇文章写道:“黄廷芳主持的‘信和’集团,与本港任何一个超级华资企业相比毫不逊色。黄廷芳祖籍福建,九岁便远渡重洋到新加坡。有人说,新加坡除了政府外,他拥有最多的物业。新加坡这层我不清楚,但信和地产一位负责人于尖沙咀东部落成不久的‘尖沙咀中心’请若干新闻界人士吃饭时,他说,尖沙咀东部18幢建筑物,有10幢‘信和’有股权,有的是全资。尖沙咀东部房屋现时每英尺多少钱,你算算?据估计,目前‘信和’手上的资产,市值超过40亿元之巨。”
    之所以抄录这段旧闻,旨在说明黄廷芳也是一条响当当的过江龙。据黄廷芳长子、信和置业主席黄志祥回忆,当他只有22岁时便到香港这个商业之都搏食了。显而易见,黄廷芳这步棋是走对了。在世界华商五百家中,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以其市值23.254亿美元高居第36位,虽比李嘉诚、郭炳湘、李兆基、胡应湘、陈启宗等房地产大亨为低,但比霍英东、陶欣伯等排列还高出一头;此外,黄廷芳、黄志祥父子控股的尖沙咀置业有限公司亦名列第80位;黄廷芳控股的乌节广场酒店有限公司名列第299位。一门三家公司入选国际华商五百家龙虎榜,此等实力,堪称为数不多。
    信和置地在香港地产界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同行和传媒的关注。1994年11月,香港《明报》报道:信和集团最近注资2亿港元成立一间按揭财务公司,为旗下现货住宅楼盘提供八成半按揭。现时通过该财务公司达成的交易约有90个单位,而未来将推出的碧湖花园及新峰花园将沿用此法。
    业内人士称,现时市况淡静,炒家多已离场,故为吸引用家入市,发展商唯有提供较高的按揭成数。从这个意义上讲,黄志祥主持的信和集团不断因应新的态势,做出新的决策,以使家族的旗舰劈波斩浪,全速前进,驶向成功的彼岸。
    与此同时,信和置地通过传媒声称,该集团打算参与1995年中推出招标的机场铁路香港站的庞大商业物业发展计划。黄志祥证实,由该集团为首的财团将参与竞投九龙广州铁路红磡湾上盖发展计划,而机铁东涌站上盖发展计划,涉资约100至150亿港元,预料短期内会约访各入标财团。从这些信息中可以现,家大业大的黄廷芳、黄志祥家族依然开足马力,在发财致富的道路上奋力奔驰。

投资中国

    当黄廷芳把投资的棋子放在香港之方寸之地时,人们很难揣摩他是否已相中中国大陆这块幅员辽阔的腹地。
    也许他当时并没有料到中国大陆会成为外商云集“淘金”的一方福地,成为商界巨星寸土必争的兵家之地;也许出于本能,他能断到十年、二十年之后神州发展的大趋势。

    总而言之,当中国推开尘封网结的国门,黄廷芳、黄志祥就加以足够的关注。1987年9月,深圳以协议方式有偿转让中国主权下的第一块地皮;接着,特区政府又以招标的形式售出特区的地皮;同年年底,中国首次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活动在深圳举行。深圳市政府以公开拍卖的方式,做成了第一笔土地交易。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勇吃螃蟹的深圳人尝试了出让土地使用权的三种方式,对国有土地传统管理方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而在这些土地交易的背后,都站着虎视眈眈的外商。当然,像远东机构、信和置地的黄廷芳家族便是其中之一。
    厦门,是中国最早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又是福建唯一的特区。当厦门刚刚开始有价出让土地之时,黄廷芳来了。他的举措令人感到什么叫财大气粗,什么叫大手笔。而后,人们回过味来才恍然大悟:什么叫精明过人,什么叫目光如炬。当时,黄廷芳通过香港信和集团,用压倒他人的价码标下厦门推出的五块地皮中的四块,现在价值飙升,获利可观。
    黄廷芳在厦门得手之后,便移师福州。他同福州市政府洽谈成交了一块地皮,面积8亩,成交价8888万元人民币。大概海外华商都偏爱一个好彩。黄廷芳高兴地说:“四个八,好兆头。”
    黄廷芳虽年不到七旬,但早些年就把家族的接力棒交给了下一辈。80年代,他曾说,过了60岁,想退休了,赶紧回家乡走走看看,做点事。
    这位在地产业、酒店业摸爬滚打几十年的老行尊,三句话不离地产业,满脑子都是近图远景。他认为,台湾海峡的解冻,是八闽家山经济发展极为有利的契机,台资入闽将成趋势。此举势必为福建的加工业和旅游业提供绝好机遇,同时将刺激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发展。此时此际,他的激流勇进,当然表明他看好大陆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将给他带来丰厚回报的未来并不是梦。
    信和置地集团负责人透露,该集团正物色中国物业市场的投资机会,地点包括北京及上海等大城市。
    看来,黄廷芳家族在投资中国大陆方面,也不让李嘉诚、郭炳湘、郑裕彤、李兆基等地产大亨专美于前,而企望一竞短长,逐鹿中原。
    从一个新移民做起,到现在成为闻名国际的著名华商,黄廷芳的东方神话有太多太多的故事。比如他紧紧攫住“有土斯有财”这句格言,比如他早早地把家族接力棒交给下一代,比如他大举收购食品业大牌“杨协成”……不过,我以为,黄廷芳之子、信和置地主席黄志祥的真言——“当一个人已超越了别人,也赚够了钱,却不应该言休,如果他松懈了下来,从后面要追上他的人多的是。对国家来说也一样”,颇能代表黄氏家族的心态。
    黄志祥是1993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先修班研讨会作“在海外谋生”专题发言时作如是说的。他说,由于常言“富不过三代”,连新加坡政府也担心祖父、父亲辈辛勤工作所累积下来的财富会被下一代挥霍殆尽。
    “如果你问:为什么我要这么卖力?我只要朝九晚五地工作,有休闲时间,有多一些时间和家人相聚、打球……有这样的问题冒出来时,我们便已流于自满了。”黄志祥这样说。他继而称:如果一个人要保持在事业的巅峰上,那便“不是个朝九晚五的游戏,而是朝五晚九。”我以为这可以部分地解释黄氏家族创业史的奥秘。因为他们相信,成功的不二法门便是:永不言休,拼搏不息。
   

链 接

身家不断上涨

    业内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亚洲版去年将黄廷方列为新加坡首富,在金融海啸中,黄廷方的资产不减反增,由原先的70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以绝对优势三度蝉联狮城第一富豪。该榜单上排名第二的邱氏家族(已故华人酒店大亨邱德拔的家族)资产为55亿美元(约合375亿元人民币)。
    黄廷方所拥有的远东机构和信和集团,在新加坡和香港两地共发展了超过700家酒店、购物中心和公寓等,同时还是“杨协成”品牌的“老细”。
    美国《商业周刊》曾关心黄家事业是否因创办人的去世出现变动,对此,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房地产学科讲师尼古拉斯·马克表示:“我不认为远东机构或其管理层会出现人事等变动,他(黄廷方)的儿子执掌集团已超过10年,他又是一个如此精明的商人。”
近年资产不断增值

    2009年 80亿美元资产
    2008年 70亿美元资产
    (《福布斯》世界富豪榜上第132位)
    2007年 67亿美元资产
    2006年 49亿美元资产
    2005年 26亿美元资产
    2004年 22亿美元资产
    2003年 17亿美元资产

生活两三事

生活勤俭

    同一老宅住30年 坐飞机自己带饭。
    据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黄廷方自将旗下两大家族生意——远东机构和信和置业分别交给两个儿子打理后,便鲜少在公共场合露面。据媒体记者多年前与出席商业活动的黄廷方互动情况,称其为人言语风趣幽默,分析一针见血,让不少记者留下深刻印象。
    报道还说,黄廷方对慈善事业非常慷慨,十多年前,他曾在补牙时被牙医恳求做善事,为当地一所新建学校购买大钟,便不假思索地捐出1.7万元。
    《海峡时报》则称黄廷方虽贵为亿万富翁,生活上却从不铺张,尽管执掌新加坡三分之一的房地产生意,却在同一座住宅居住了超过30年,坐飞机出行时甚至自己带饭。

辛酸过往

    首次做生意便失败 被迫将亲儿送他人。
    据《新明日报》透露,有一本1996年出版、名为《新加坡的领袖》的书籍曾爆料,黄廷方早年第一次做生意便失败,穷困潦倒之际,被迫把8个孩子中的两个送人抚养。
    《新加坡的领袖》一书援引黄廷方一名员工的话称:“黄廷方工作不言休,他只有一项兴趣,就是赚钱,但他并不贪婪,只是这刚好是一项令他乐在其中的游戏。”
    当了15年黄廷方秘书的陈宝莲在受访时说:“黄老板要求员工尽心尽力做事,我最记得他讲过一句鼓励的话,4个字,就是‘能者多劳’。”(来源:福建工商时报)

打印】 【Top】 【关闭
上一篇: 厦门银河整形医院
下一篇: 福州中意医疗美容整形机构
 

网站名称:福建省品牌政务网 主办单位: 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
联系电话: 0591-88500046 传真: 0591-88500046   本站首席法律顾问 张忠富律师
EMAIL: web@zgppxw.com 联系地址: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