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快递
 在闽台湾品牌首次入围“福建老字...
 8个品牌列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
 第八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名单出炉...
 福建省文旅厅获颁“2024中国...
 《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
 福建首次授权使用“福农优品”品...
 2家闽企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
 福建省1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
 全国第二位!截至2022年底福...
  2022福建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3家闽企入围2022年中国电子...
 19家闽企入围“2022中国企...
 11家闽企入围全国轻工业二百强
 福州晋安:“鹅鼻萝卜”获地理标...
政策法规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
 《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福...
 福建省医保支付资格管理进入“驾...
 福建省出台措施促进个体工商户发...
 《福建省住宅小区公共收益管理办...
品牌动态
 周祖翼主持召开福建省委人才工作...
 福建:以优良作风为高质量发展提...
 福建省党政代表团赴安徽学习考察
 人民日报专访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
 2025年福建省对台工作会议在...
 福建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
 为了“一泓清水向东流”
品牌监测
 福建多方协力共筑满意消费 擦亮...
 福建省消委会:遏制网络购物乱象...
 莫让虚假测评误导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 警惕“特...
 对“山寨”食品说不
 “一品一码”守护群众“舌尖上的...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一批导向违...
品牌监测 首页 > 品牌监测
莫让虚假测评误导消费

2025年01月03日08:4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把不同品牌的同类型产品进行横向对比,分出优劣,给出选购建议,这样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屡见不鲜。一些测评博主,看似是“理中客”,摆事实、讲道理,不偏袒任何一个品牌,但却因为虚假测评而翻车。“先看测评再购物”,本应帮消费者避坑,结果测评本身也可能让消费者踩坑。

  中国消费者协会对12个互联网平台共计350家“第三方测评”账号的一项调查发现,93.1%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其中缺乏测评标准的主观性测评多;55.7%的“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的模式,难保公正性。

  商测一体、以商养测类问题,表现为在作品中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广告植入,如作品中放置购物车、电商平台跳转链接、口播推荐等。与检测检验机构不同,“第三方测评”账号需要接商业广告挣钱维系账号运作。这就导致部分测评作品缺乏中立性,测评结果不客观。

  以测评之名,行推销之实,不是误导消费者这么简单,已涉嫌违法。

  江苏省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曾审理一起防晒衣商家起诉测评公司的不正当竞争纠纷案。某电子商务公司在无任何科学依据的前提下,以较为随意的方式对某品牌防晒衣的防晒力进行对比,并在社交平台发布测评文章。法院认定测评文章构成虚假宣传,依法判决测评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防晒衣品牌方4.5万元。

  网购的发展,商品的丰富,让消费者挑花了眼。“第三方测评”应需而生,为消费者购物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试错成本。面对“第三方测评”“跑偏”,不能一棒子打死,而应反思如何强化约束。

  测评应是有门槛、有标准的,有关部门不妨对测评准入门槛、测评方法、测评标准等进行具体指导。虚假测评应得到相应的惩处,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完善法规政策。社交平台不是法外之地,内容审查、发布监管应更给力一些。

  有必要给“第三方测评”来一场打假,用严厉的规范和约束,引导行业走上正轨。

  (摘编自《安徽日报》,原题为《不能让“歪嘴”测评误导消费者》)

 

  《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03日 05 版)

打印】 【Top】 【关闭
上一篇: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 警惕“特供酒”消费陷阱
下一篇: 福建省消委会:遏制网络购物乱象 共同守护消费安全
 

网站名称:福建省品牌政务网 主办单位: 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
联系电话: 0591-88500046 传真: 0591-88500046   本站首席法律顾问 张忠富律师
EMAIL: web@zgppxw.com 联系地址: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