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快递
 福建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认真学...
 在闽台湾品牌首次入围“福建老字...
 8个品牌列入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
 第八届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名单出炉...
 福建省文旅厅获颁“2024中国...
 《中国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指数(...
 福建首次授权使用“福农优品”品...
 2家闽企入选全国成长性文化企业...
 福建省15家企业被认定为第三批...
 全国第二位!截至2022年底福...
  2022福建企业100强榜单发布
 3家闽企入围2022年中国电子...
 19家闽企入围“2022中国企...
 11家闽企入围全国轻工业二百强
政策法规
 事关文化旅游业,福建省“两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生态环境...
 中办国办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
 婚姻登记条例
 福建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
 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将于5...
 《福建省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
品牌动态
 赵龙讲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
 福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
 第十七届海峡论坛大会在福建厦门...
 福建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 研究全...
 福建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举...
 福建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召...
 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深入福州市调...
品牌监测
 福建多方协力共筑满意消费 擦亮...
 福建省消委会:遏制网络购物乱象...
 莫让虚假测评误导消费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提示 警惕“特...
 对“山寨”食品说不
 “一品一码”守护群众“舌尖上的...
 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曝光一批导向违...
品牌闽商 首页 > 品牌闽商
《闽商》在央视崭露头角

6月,城市意外迎来了数年罕见的凉夏。

在市民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电视屏幕和网络上,随着时日推移不断升温的,除了万众狂欢的南非世界杯,居然是一部大型历史文献系列专题片《闽商》。

自5月16日在央视国际频道首播后,这部大型历史文献系列专题片不但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在中央到福建电视台多个频道不断重播;而在“中国网络电视台”800多部纪录片的排行榜上,网民们给它的分数不断刷出新高,截稿前,它的最新得分是9.8分,仅次于央视特别节目《百年世博梦》和《话说长江》的10.0分;另一方面,全国性大型文艺杂志《中国作家》即将面世的7月“影视版”创刊号,也将全文刊载《闽商》专题片解说词;来自出版界的消息称,一本以《闽商》专题片解说词、拍摄花絮、珍贵照片为内容的画册,已在筹备出版中。

一部以“闽商”这样一个地方商帮为内容的电视专题片,为何引发各方面多层次的持续关注?这个烙着“福建制造”标志、让闽籍观众普遍觉得在全国“露了把脸”、“扬眉吐气”的文化产品,到底是怎样“出炉”的?适逢端午节放假期间,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了《闽商》第一撰稿人张胜友先生。听他细细道出《闽商》的来龙去脉———

《闽商》的创意,来自世界闽商大会

张胜友自己就是“福建出品”的著名文化人———他是地道的福建人,出生在闽西永定。张胜友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在业界以“左手经营、右手写作”著称:1995年他调任作家出版社社长,仅一个月,作家出版社的月图书发行码洋从39万元跃升至276万元。6年后飙升至1.8亿元,有过控制中国文学畅销书市场2/3份额的辉煌业绩,荣登“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榜,并被《纽约时报》称誉为“引发中国出版业革命第一人”;他的一支笔以撰写系列电影、电视政论片闻名。1992年,邓小平曾先后调看了他所撰写的政论片《十年潮》和《历史的抉择》。

《历史的抉择》成为放映给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集体观看的节目。

这样一位出色的作家,自然成为《闽商》系列专题片撰稿的第一人选。张胜友说,2007年第二届世界闽商大会刚刚结束,与他同是龙岩老乡的省统战部部长张燮飞,就拉着他商量“搞个闽商专题片”的想法,希望可以让“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能有个宣传亮点。既然是专题片,那么就要有一个学术支持,于是,闽商文化研究学者苏文菁教授就“入围”了,贡献出了她的专业理论作为专题片学术架构,同时吸收了全国乃至海外的相关学术成果———这也是发挥了闽人“海纳百川”的精神。撰稿人有了,还要考虑电视画面的制作———福建电视台编导张卫担起了这个重任,之后的一年多时间,张卫组织拍摄了近5000分钟的素材,最后剪出来的是5集系列片,每集45分钟,一共是225分钟,使用的比率几乎是1/20;张胜友说,要做,就要集合一流的人才,专题片的音乐制作人是著名作曲家、《共和国之恋》(该作品每逢国家重大节庆久唱不衰,包括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天安门狂欢之夜)的作曲者刘为光;解说词的配音则交给了国人耳熟能详的赵忠祥。

这个创作团队的工作大约持续了两年,刚好赶上作为2010年5月17日开幕的第三届世界闽商大会的献礼片。

《闽商》,从福建出发的discovery

闽人向来低调实干,不擅宣传。当《乔家大院》和《徽商》凭借电视连续剧风靡全国让“晋商”、“徽商”成为脍炙人口的常用词语时,“闽商”对福建人自己来说,还都是个模糊的概念。而事实上,在遍布全球的5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中,闽籍人士占1/5,达110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闽商成为国际商界的劲旅,有海外第一大商帮之称。世界华商500强中,闽商占了1/10多。

提炼闽商文化,弘扬闽商精神,应该从哪里入手?张胜友说,创作过程中多次讨论过方案,最后决定以闽人最早融入海洋文明这样一个史实为切入点,按照闽商文化的内在逻辑,把整部专题片分为《闽在海中》、《闽商无疆》、《闽商有道》、《商道泱泱》、《融通天下》五大板块。

《闽在海中》的叙述很有discovery的味道。从福建的地理特点开始,以福建与整个环太平洋区域的文明融合为观照考察的对象,原本人们想象中比较“乡土”的专题片居然有闽版“国家地理杂志”的味道,闽商的文化背景居然成了一部从福建出发的“海洋文明进化史”;到第2集的《闽海无疆》,随着闽商把贸易做到全世界,人们会发现,武夷山的红茶,居然影响过英国的工业文明进程,居然是美国独立革命导火索“波士顿倾茶事件”的火花,这样一些有趣的细节,把闽商包装成了影响全球工业文明进程的“文明推手”;后面三集的《闽商有道》和《商道泱泱》、《融通天下》,则把经商之道上升到文化的境界,闽省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宗教政治文化商业人物,诸如妈祖林默娘、朱熹、余象斗、李贽、郑和、郑成功、沈绍安、胡文虎、陈嘉庚……纷纷登场,他们的“全球化”文明影响是什么样的?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观察点打开了人们的视界,“每一集的内在逻辑力量都是往前推的,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一层层深入到世界文明内核的……”张胜友如此描述这个专题的文化逻辑。

《闽商》在央视崭露头角

《闽商》磅礴大气的“文化味”折服了央视的领导和专家们。“我们的专题片是越做自己感到越有品位。其实是4月28日才最后修改、敲定解说词的,接着请赵忠祥配音,日夜加班完成合成片,马不停蹄送央视。”中央电视台那边的人一看非常赞赏,充分肯定了《闽商》从解说词到画面到音乐的整体艺术水准,结果5月16日安排播出,这也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张胜友说,“要知道,央视不是你想播就有播的机会的,任何一部专题片要播出,都要先立项,要审片,最起码要提前三个月送片,但我们送片之后,不到半个月就在国际频道播出,5月18日至20日先播了三集,5月20日又重播了五集。”记者问及,这样一部从酝酿到完成历时两年、遍访闽商行迹、故里,行程遍及国内及东南亚地区,采访了国内和国际上数十位从事闽商研究的权威专家,搜集了大量珍贵的照片资料的精品大制作,在投入上至少要上1000万吧?张胜友告诉记者的数字是:我们成本控制得很好,一共才300多万,不到你设想的1/3吧?说到成本,正是张胜友觉得非常得意的一刻。“《闽商》的系列还会继续往下拍,也可能要找国内最强的班底来做电视连续剧……我?我不擅长写连续剧,福建的文化底蕴有够多题材让我来写,比如闽台渊源,比如马尾船政……”从《闽商》开始,“福建制造”的文化产品会否形成拳头系列品牌打向全国文化市场?这让人们非常期待。

(本文来源:海峡都市报 )

打印】 【Top】 【关闭
上一篇: 自古闽商多善贾
下一篇: 严振华:吹响进军文化产业的号角
 

网站名称:福建省品牌政务网 主办单位: 福建省海峡品牌经济发展研究院
联系电话: 0591-88500046 传真: 0591-88500046   本站首席法律顾问 张忠富律师
EMAIL: web@zgppxw.com 联系地址: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3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