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昌平

中国有福,青春出彩。
为了祝贺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在福建举办,福建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与福建省体育局联袂编著出版《邮票上的中国体育》,在全面介绍中国体育的同时重点突出福建体育的发展状况。这是继2014年出版《邮票上的福建》之后又一“邮票上的”成果,也是福建政协文史工作“存史资政”载体创新的一个体现。
福之州,青之运。福建省和福州市曾举办过不少专项的全国体育赛事,但承办全国大型综合性体育盛会还是第一次。同样,中国邮政为重大体育活动或重要赛事成果发行过几百枚体育邮票,但将其悉数收齐编纂成书,也填补了我国体育邮票图书的空白。两个“第一”,足以彰显举办首届青运会的意义和出版《邮票上的中国体育》的价值。
一册在手,尽览风流。这是集新中国发行的体育邮票之大成的一本书,共收录并介绍纪念、特种、特别和个性化专用体育邮票等118套389枚,包括纪念、特种、普通体育邮资封片,以及其他选题有体育运动图案的邮票。一枚枚精致的邮票背后是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蔚为大观,图文并茂;娓娓道来,兴趣盎然。另一特点是,寓邮票赏析于其中,熔体育知识于一炉,知识性与艺术性兼备,吸引力与感染力并举。不论是集邮爱好者还是体育工作者乃至广大群众,都能从中感受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事业的辉煌成就,铭记我国体坛健儿奋力拼搏、勇夺金牌的骄人业绩,领略力与美、动与静、瞬间与永恒的完美呈现。
邮票有国家名片之美誉,体育是国家强盛的一个标志,这是以体育邮票来见证国家由弱到强的一本书。邮票之方寸反映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之概貌,记录的虽只是历史的吉光片羽,但从中同样可以感受到时代变迁的非凡历程。众所周知,世界上第一枚邮票是1840年5月6日在英国诞生的。但鲜为人知的是,世界上第一枚体育邮票却是在中国福州发行的。1895年8月1日发行的《龙舟竞渡图》,比1896年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行的一套12枚体育邮票还早一年。由于邮权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福州作为鸦片战争后“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商埠”,是无权发行邮票的,这套邮票由英国公司印制发行。尽管《龙舟竞渡图》是反映体育内容的,却得不到国际集邮界的公认。由是观之,一枚邮票蕴涵着国家的主权、国家的形象。据介绍,民国时期我国没有发行过一枚有关体育的邮票。直至1949年9月,在人民政协制定的《共同纲领》中率先写入“提倡国民体育”一项。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发表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同年6月20日,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套体育邮票——《广播体操》。从此,新中国体育事业翻开了新的篇章。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体育事业日渐勃兴,体育邮票也随着体坛健儿频频夺冠而异彩纷呈。只有国家的强盛,才有民族的复兴。对此,以我亲身经历感触尤深。2003年厦门市获得了国际马拉松比赛主办权,沿环岛路做了99座名为“永不止步”的马拉松雕塑。作为当时的市长,由我将其中的2座雕塑送到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意想不到的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莅临机场迎接,并亲自剪彩,将其收藏在国际奥林匹克博物馆。如此崇高的礼遇,不光是对美丽厦门的敬意,更是对日益崛起的中国的敬重!
邮票是一种文化,体育是一种精神,这是以邮票文化彰显体育精神的一本书。一部中国体育发展史,是中华儿女的奋斗史、拼搏史,更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史、爱国史。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古往今来,任何一个有作为的民族,都以自己的独特精神著称于世。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训练场上,表现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拼搏风采;在竞技赛场上,展示出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豪迈英姿。我们今天要将运动场上的这种精气神,在全社会中转化为敬业爱岗的感召力量,树立起砥砺前行的光辉榜样,共同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借本书出版之际,祝愿首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各项赛事圆满成功!祝愿我国的体育事业捷报频传,再创佳绩!
是为序。
|